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秋胡行

曹丕 曹丕〔魏晋〕

朝与佳人期,日夕殊在来。
嘉肴在尝,旨酒停杯。
寄言飞鸟,告余在能。
俯折兰英,仰结桂枝。
佳人在在,结之何为?
从尔何所之?乃在大海隅。
灵若道言,贻尔明珠。
企予望之,步立踟蹰。
佳人在来,何得斯须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清晨就与佳人约好相聚,然而时至傍晚,仍未见佳人身影。
桌上佳肴琳琅满目,却无心品尝;杯中琼浆玉液,亦停而未饮。
飞鸟呀,请你捎个口信,说我无着无落,无可奈何。
我俯身轻折兰花,又抬头用桂枝编织成花环。
但这些美丽的花儿与饰品,若无佳人的陪伴,又有何意义?
我思念的佳人呀,你究竟在何方?在那遥远的大海边。
我要告诉你,将那珍贵的夜明之珠赠予你。
然而,我只能在这里翘首期盼,徘徊不定。
佳人不来,我又该怎么办呢?

注释
朝:早晨。
期:约会。
殊:超过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《秋胡行》属乐府《相和歌·清调曲》。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。诗人以古题写新事,表现怀人之思。

  这首诗的首两句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:从清晨与佳人的约定,直到傍晚时分,佳人却未曾现身。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,使得诗中所蕴含的沉重失落感立刻弥漫开来。读者或许会因此产生一些疑问:这位“佳人”究竟是谁?她是否就是那让曹丕所倾心期的美丽女子?还是他寻求的助他成就伟业的贤才?又或者,为何佳人没有如约而来?是因为路途遥远,还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而改变了主意?然而有趣的是,尽管这些问题对读者来说十分重要,但在诗中,作者却似乎有意回避,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。诗人选择了一种主观且咏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秋胡行》属乐府《相和歌·清调曲》。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。诗人则巧妙地借用这个古老的题目,来描绘新的情境,表现怀人之思。这首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整个故事的核心:清晨与佳人约定的相见,然而直到傍晚,佳人却未曾现身。其痛苦的语调,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。整首诗,如面对亲朋故友,娓娓不倦,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的衷肠;同时,这首诗又像是诗人在内心深处默默坚守的一个秘密,无法忘怀,无处诉说。这种情感的郁结和深沉,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热烈、主观而又执着的内心独白,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。

曹丕

曹丕
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 68篇诗文  31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曹丕 曹丕〔魏晋〕

画舸覆堤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三国志注

裴松之 裴松之〔魏晋〕

  《魏略》曰:刘备屯于樊城。是时曹公方定河北,亮知荆州次当受敌,而刘表性缓,不晓军事。亮乃北行见备,备与亮非旧,又以其年少,以诸生意待之。坐集既毕,众宾皆去,而亮独留,备亦不问其所欲言。备性好结毦,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,备因手自结之。亮乃进曰:“明将军当复有远志,但结毦而已邪!”备知亮非常人也,乃投毦而答曰:“是何言与!我聊以忘忧耳。”亮遂言曰:“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?”备曰:“不及。”亮又曰:“将军自度何如也?”备曰:“亦不如。”曰:“今皆不及,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,以此待敌,得无非计乎!”备曰:“我亦愁之,当若之何?”亮曰:“今荆州非少人也,而著籍者寡,平居发调,则人心不悦;可语镇南,令国中凡有游户,皆使自实,因录以益众可也。”备从其计,故众遂强。备由此知亮有英略,乃以上客礼之。《九州春秋》所言亦如之。

 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”,则非亮先诣备,明矣。虽闻见异辞,各生彼此,然乖背至是,亦良为可怪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拟四愁诗四首·其二

张载 张载〔魏晋〕

我所思兮在朔湄,欲往从之白雪霏。
登崖永眺涕泗颓,我之怀矣心伤悲。
佳人遗我云中翮,何以赠之连城璧。
愿因归鸿超遐隔,终然莫致增永积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